“三教九流,不学修脚剃头”“足下功夫三寸铁,眼前身价一文钱”,这是从前人们对修脚工的“定位”;1965年,“下九流”修脚手艺第一次进入“文学作品”——连环画《郑师傅的遭遇》的主人公原型,就是在浴池里给人修脚的师傅……
近日,记者走进位于甘井子街道钻石湾畔的大连华连生修脚文化展览馆,听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高广东讲述3200年间修脚文化的发展与变化,感慨这“不起眼”的产业里蕴藏的巨大能量。
因为从2004年开始创业,做的就是修脚这一行,高广东在17年的时间里,一直留意收集与足文化相关的史料,“一开始是碰到了就收起来,后来则是有意识地寻访,通过与老师傅交流或者上网淘,寻找有价值的东西。”16年来,他收集了2000多件相关老物件,花费四五十万元,其中1961年出版的《修脚术》和1965年出版的小人书《郑师傅的遭遇》,几乎被他买断了。
修脚这一工种在我国其实由来已久,早在32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甲骨文中就有关于足病的记载。高广东介绍,为了研究这段历史,他请教并得到大连市甲骨文学会李毅会长、何国涛老师和多位甲骨文专家的支持,甚至把自己也研究成了学会副会长。在他出示的甲骨文拓片上,记者看到了“西伯侯昌足有疾,贞卜之,曰,有冶工东来可去疾,利行,吉”的释文。
此后漫长的几千年岁月中,关于修脚技艺文字记载极少,与足病相关的记述也只有寥寥数语。明万历年间《外科启玄》中,有几十个字的记载:“嵌指,非氧不和而生,乃因靴短或踢蹙,故甲内长于肉内。时时流水,痛不可忍。百治不痊,庸医不识,误认指疮,上药不效,须令修脚人修去肉甲,上生肌散即愈。”光绪年间河北定兴李廷华所著《五言杂字》中,则有5个字的记载“修脚剜鸡眼”。
记者看到,展览按时间分成三部分,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前,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期间,改革开放以来。展出200余件老物什,包括书籍、手稿、报纸、老照片、修脚刀具实物等。
“新中国成立前修脚工没地位,属于身份地位收入‘三低’人群。”高广东介绍,上世纪50年代,北京宣武区成立了一个“搓修技术研究组”,把文化水平不高但手艺高的老师傅们组织起来,工余之后口述实录。有位叫张延芬的女修脚师,是从机关下放到浴池劳动的“文化人”,由她执笔,把师傅们口述的内容记录下来,形成并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修脚的专业论著《修脚术》。虽然一版只印刷了5500本,却是整个行业的里程碑。也是在这一过程中,安起和刘振英两位老师傅极具典型意义的经历被发掘,成为连环画《郑师傅的遭遇》的主人公原型。
张延芬放弃回机关的机会,深深扎跟于修脚行业一线。由于技术出众,曾为多位领导人修脚,多次被媒体报道,还被评为北京市劳模,跟时传祥等人一起全国巡回作报告。离休后,张延芬坚持为敬老院老人义务修脚,为北京培养了80多名三级修脚工。88岁的她,已经成为这一行业标志性人物。
新中国成立后,“修脚工人”的称谓代替了“修脚的”,劳动者获得了应有的尊重。在高广东收藏的老报纸中,全国人大代表杜德顺、全国劳模于素梅、员董兰英、大学生杨彩玲……都曾被《工人日报》《人民日报》《解放日报》等媒体大篇幅报道。
除了文字史料,馆里还展有各式修脚工具。其中一把葫芦形刀具柄上有“为人民服务”字样,“这是2017年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、国务院特殊津贴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建生先生收我为徒时送的。”高广东说,收徒时赠送葫芦刀,这是修脚业的行规。当然,馆中展示的这把葫芦刀不具备使用价值,更像一个信物,修脚师实际用的葫芦刀小巧很多。
为什么是葫芦刀?修脚行业奉志公为祖师。志公,又称智公,史有其人,是南朝时高僧宝志禅师。传说达摩面壁十年,是志公用所负禅杖替其断手脚长甲,故成修脚行业祖师爷。禅杖的形状,正呈葫芦状。
记者了解到,2000年前后,王建生开始尝试着将传统修脚技艺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起来,通过程序改进,使得修治脚病逐渐靠近医院治疗技术和环境标准。从修脚工具的演变,便可看出这门技艺的发展。以前一把刀用几十年,如今则是一客一刀,更加卫生安全。
展览的第三部分,表现的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修脚行业的发展与壮大。这一职业受到社会尊重,有了“国家标准”,从业需得经过鉴定考试,还定期举办全国性和省级修脚技能大赛。越来越多的德才兼备者成为行业支柱,陆琴、陆松林、乔全英、戚其范、吴芸芸、高西童等,成为各地领军性传承人。
2003年,19岁丹东凤城小伙高广东在大连的一家浴池里做足疗师。一来二去,他发现有脚疾者不在少数,于是开始自学修脚,甚至自作主张用上了老一代修脚人不可能使用的一次性手术刀。正是这番误打误撞,让“野路子”的他闯出了一番天地,自成一派。虽然直到14年后才拜师,认祖归宗,高广东却将不起眼的修脚行业推向更高层次,走上国际标准化的路子,甚至催生出一条新的产业链条。从2004年创业到现在,朋朋修脚已经在全国60多座城市里布局了400多家门店,解决了1500余人的就业问题。他发起的“孝行中华 全国义剪”公益活动风行全国,塑造出新时代修脚人的形象。
2019年,高广东策划出版了《足界追梦》一书,书中既有他15年创业历程,更有全国32位修脚行业代表人物的访谈。这本书,是他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礼物。
2021年建党百年,7月1日前,他再次拿出了献礼。这一次,是一个主题展。
“我的梦想是在大连建设世界足文化中心。”高广东介绍,他已经在金普新区大李家街道石槽村规划了占地万余平方米的园区,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正是规划之一。
在线客服
电话咨询
官方微信
返回顶部